31 10月 2008

完美的禮拜五

很久都沒有寫blog了....很多人大概都以為我被華仔給埋了! (笑)
上班以來,也沒遇到什麼好玩或刺激的,日子過的相當平淡。
不過俗語說,平凡過日子就好。(?)

上禮拜五與大學同學D一塊回學校,因為D要申請成績單,我答應回實驗室幫學妹解密我的實驗本本。(我的實驗本本大概跟天書一樣難解)

我們下午三點就從中研院溜班,D同學開車熟練地咻~上了高速公路。一路相當順暢。(當然,下午三點哪來的車潮阿?)"走辛亥路回去好了!"D同學一邊如此說著,一邊往木柵/信義路方向開去,雖然在數秒後乍然醒悟,但已錯過了...。

D同學murmur的繼續開著,"其實走新店也可以!"我默默著轉頭看著與現在這條路分岔的出口,上面大大的指標.....新店。路旁動物園的大煙囪正在歡樂的招手呢!

下了交流道,D同學試著亡羊補牢,看到另外一條上去的交流道,一個帥氣的迴旋又回到高速公路上頭,只是......似乎是反向的呢....?剛剛還在右手邊的大煙囪怎麼跑到左手邊了?咱們在回中研院的路上。(笑)

在下午三點來場台北高速公路迷航,相當有趣,但我們終於回到了台大。

大學部與研究所的成績單需要分別在兩處室申請,恩......或者該說兩台投幣式販賣機。

D同學大學成績單等待許久,連排在我們後頭的人都拿到他們那份時,卻還遲遲不出現,只能進去辦公室找人幫忙,才發現列印的指令已經被取消。現在櫃臺小姐的服務都相當周到,馬上就幫我們再重印。

研究所成績單部分,更是有趣極了!成績單印出來,上面名字是個沒看過的"X嘉瑄",但是學號又沒錯....。研教組的小姐用很驚恐的語氣打電話給工程師:"這真的很恐怖呢!學生在外面印的成績單,竟然不是他名字,是個賈黛怡....blah blah "

疑惑的轉頭問D同學:

          剛剛上面名字是賈黛怡嗎?不是X嘉瑄嗎?

這才知道,原來"甲代乙"是行話,表示不是原本的,還真惹了個笑話。

逃離實驗室的下午,體驗了台大教務處的溫馨,還與大學同學一塊共進晚餐,真是個完美的禮拜五!(尤其是第二天沒有瞇挺!)

06 10月 2008

狂熱米勒風

如果問台北的路人,前陣子最紅的展覽為何?
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說:歷史博物館米勒展
身為一個愛湊熱鬧文藝青年,是一定要趕緊去參觀的。
然而拖延個性作祟,七月一號上班前竟未來的及去參觀。

上班以後,唯一能選擇的時段就只剩下週間的晚上與週末了!但是陸續聽到有人說:晚上去參觀?要排隊三個小時喔!(瞎米?那還剩下多少時間參觀阿!)週末去參觀?別傻了!你以為真的進的去嗎?

只能開始期待開學後,米勒展會退燒,我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去看啦!

這樣一直拖著,期盼中的退燒並沒有發生,眼見九月七號就要結束展覽,也只好衝拉!九月三號(三)我抓了大學同學達爾跟我一起去參觀,想說有人一起等待、排隊的時候有人聊天應該會好些。

五點準時離開實驗室,跳上公車轉捷運,路上買個飲料,到達歷史博物館也要近六點了,我去買票,達爾去排隊。買完票,一邊沿著長長的人龍走著,一邊打電話給達爾,詢問他現在排到哪兒了?(雖然只差了十來分鐘)從歷史博物館門口往植物園裡面排,是靠近自然博物館嗎?

他噗嗤的笑說:"你絕對還沒走到,繼續往後走吧!我看到會叫你的!"
我訝異的想著.....是靠近荷花池嗎?(走到植物園?會不會最裡面了!
)走進去才發現,人龍繞著荷花池繼續的延伸著,找著達爾時,他在荷花池最裡面的圍牆邊,而且不誇張的是,還有人排在他後面......。據說,從那兒開始算,大概三小時後可以進歷史博物館的門。估算挺準,我們約八DSCF2853點五十幾分進入參觀。

右圖是我在一開始排隊時,想要拍下這種難得的奇景,排到荷花池圍牆邊的模樣。但是因為光線太暗,只能看到一堆暗呼呼的人影,中間下方的亮點就是荷花池的反光,若努力辨認的話,可以瞧見池邊的圍欄。<可能要放大很多倍>

排隊途中,工讀生努力地試圖勸離想在七點後來排隊的人群,他們斬釘截鐵的喊著:"現在排鐵定看不到!"只能慶幸還好我們六點就到了。
(後來發現排在我們前三個的竟然是我高中同學與其男友耶!)

在漫長的排隊過程,所有的話題都搬出來講過一輪後,我開始跟達爾講述目前實驗內容、進度與未來展望,一整個就是上班兩個月來的進度報告(progress report),他同樣的也簡介了他的實驗內容。
DSCF2858


圖說:這是排到八點多(2.2小時),終於可以站在南海路的人行道上了!還沒看到歷史博物館的門呢,進去後還要再繞一小圈.....。
(手晃的很嚴重,請不要在意)




因為實在排超久,我們還繼續針對實驗提出疑惑與解釋。老闆會不會感動助理竟然如此認真,下班離開實驗室後還繼續討論實驗。不過由此可知,我們兩個真的無聊到爆炸!實驗室學長知道咱倆拿進度報告當作排隊消遣活動時,也不禁失笑。

我們是當天最後一批進場的觀眾,有廣播不停催促我們"十點就要關門"是有點討厭,但是能繞回去最前面再看一次畫作,卻沒有人擠(空曠),這一點就很棒!

image

圖說:
左上"晚禱"
(1857-59)

右上"拾穗"
(1857)

左下"牧羊女與羊群"
(1863)

右下"春天"
(1868-73)

圖片來自歷史博物館與官方網站


鎮館之寶"晚禱"與"拾穗"仔仔細細的上上下下瞧一陣,雖然沒有如說明所講,"看到'晚禱'就似乎聽到教堂鐘聲響起",也買張明信片貼在實驗桌前,希望禱告有效,實驗能順~順~順~。(笑)

上面四張圖,是常常被提及的,本人沒什麼太深厚的美學素養,只是覺得那張春天,看起來很有現代PC遊戲的奇幻冒險感,不太像是寫實的風景。

在努力的殺進殺出重重人牆,我跟達爾終於看完了每一幅畫,前面部分沒看仔細的,也繞回去看清楚,才心滿意足的(?)離開。感謝達爾同學的義氣,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,鐵定是沒有這麼有耐心跟有趣!更不用說努力的擠到每一幅畫前面看仔細了。

我們沒買什麼紀念品,除了因為價格....,二來因為工作人員工作到這麼晚,臉都黑了,他們快速的驅趕著想要買東西的顧客,我找了幾張明信片就快快結帳。

這次展覽竟然有這麼多人熱愛藝術,感到相當不可思議,對於歷史博物館的展覽設計也同樣感到不可思議。排三個小時的隊伍,這完全不是一個"正常"展覽應該有的等待時間,更遑論什麼五個小時了!(不過台灣人總是有一窩鋒狂熱的傾向,或許排隊等米勒與蛋塔、甜甜圈是同等級的吧!)這麼長時間的排隊,小朋友是很難撐下去,更不要說在裡面時擠在人群中,他們能夠看到什麼東西了!這對於小朋友的美學教育,能發揮效果嗎?

人很多....非常多!可是說明文字超級小的,讓你非得擠到最前面才能知道到底這幅畫的名稱與講解。雪上加霜的是作品擺放的方式,以ㄇ字型放置,為了看到ㄇ字頂端的那一幅畫,咱們必須殺進人群,看完以後,以同樣的方式殺出,很多人根本擠進去就出不來了!(ㄇ字的寬度,大約為一般中小學教室前的走廊寬度的0.8~1.5倍。)擁擠的人群,加上為了看說明,作品前面設置的警鈴永遠都在逼逼叫。

歷史博物館並不是沒有辦過大型展覽,之前也有兵馬俑、達文西、美索不達米亞等展覽,可是每次只要人數一多,整個展場就會很不舒服,之前兵馬俑也是這種灰頭土臉的擁擠參觀法,是博物館的設備不佳嗎?還是展覽的空間設計師不佳?

與之前故宮的畢沙羅展相比,似乎米勒展的展場設計就遜色不少,希望去參觀展覽,能夠不只是練習在擁擠的人群中前進後退的技術,不只是在等待途中與同學聯絡情誼,希望能夠讓更多原本外行的人都可以看看熱鬧,對於藝術一竅不通的我能夠有感受與獲得新知。

碎碎念:
原本一開始只是要說排隊排很久的一個展覽,結果不小心寫到後面就抱怨起來了.....哈哈。

我看到有人把整個排隊的路線畫了出來,而且因為他是早上去參觀,拍到的照片就很清楚,大家可以到這裡去瞭解一下,排隊有多~~長~~。

會抱怨小朋友的事情,是因為看到有些好不容易排隊這麼久才進來參觀的小朋友,卻只能努力的在人群中找細縫來看畫,真的是很可憐....。